用户名: 密码: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专家团队 心理测评 新闻专栏 经典案例 咨访交流 咨询项目 婚姻家庭 家庭教育 企业EAP 特色活动 生活闲暇
  专题报道
·许湖云老师《家庭系统排列》...
·口头禅带来的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
·心理心理:心灵“感冒”...
·婚姻家庭指导师认证培训在北京举行...
·为中国式离婚"把脉"...
·21世纪最有潜力和最实用的职业--《婚...
  婚姻情感
·新婚须知---夫妇“坐床喜”的危害...
·提升男人缘小秘籍...
·单身男贵族的十大快乐策略...
·保养婚姻的绝招...
·男人喜欢什么样的老婆...
·最抢手的五种女人!...
  心里资询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家长如何智爱孩子

                家长如何智爱孩子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大人和孩子都要学会爱,我们经常以为自己爱孩子、爱父母、爱伴侣、爱他人……。却忽视了只有用心接受,心里感受得到的才叫爱,这个行为叫不叫爱,是接受的人来决定的,而不是由给予者决定的。我们有爱,但是有爱和有能力给予爱是两回事;我们想去爱,但是想爱和能爱是两回事;我们能够给予爱,但是能够给予和给予高品质的爱又是两回事。否则结果是:伤害我们最深的人,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反过来,我们伤害最深的人,也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因此我们要有爱、想爱、能爱、去爱、会爱。孩子心中有爱就有阳光,否则,他们情感的天空总是阴的。
          各位家长要走出爱的八大误区:
           第一、过分溺爱:关怀的过度,导致孩子能力欠缺;物质给与得过多,精神上太贫乏。
           第二、功利的爱: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就笑脸相迎,表现不好的时候,怒目而对;学习成绩好时,能够得到父母的赞许夸奖,考不好时,不仅得不到安慰或鼓励,还要挨打。

       第三、强加的爱:大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见去做,不管孩子是不是能接受,也不管孩子是不是理解。
           第四、贪婪的爱:孩子掌握多少知识都不嫌多,如果孩子得了90分还要求得100分;得了100分希望得双百;得了双百分希望孩子永远保持住。
           第五、补偿式的爱:常常出现在工作比较繁忙曾经忽视过孩子的父母或单亲家庭。
           第六、聚焦式的爱:父母或几代人把眼光和爱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孩子完全没有个人空间,一举一动都在长辈的监护之下。家长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设计了孩子的人生,孩子完全失去自我。
          第七、情绪化的爱:高兴时爱的不得了,又亲又抱;不高兴时,就大发脾气,非打既骂,拿孩子当出气筒。
         第八、无原则的爱:孩子小的时候,表现出一些不合理行为时,父母毫不在意,甚至还不经意地鼓励强化了这些不良行为的滋长和蔓延。孩子大了,意识到错了但为时过晚。 
      父母无条件的爱着您的孩子,世界上无人可比,他们长大后参加工作、自己组成家庭,想想看,谁能向父母那样爱他、包容他?否则他们就不平衡,不满足。
           家长要做到科学地、理智地爱孩子。不要那么浅薄和外露,把你的爱藏起一半。

      正确的方法是:

       1、爱孩子就应该把孩子生存的权力还给他们

           她认为父母应给孩子允许孩子成长的爱,这里说的成长包括一个孩子生存所具有的方方面面。而能力的获得,也就是我们该把孩子生存的权力还给孩子,孩子自己能做的一切事,都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要包办代替。孩子通过亲手做获得机能,又开发了智力。让孩子在做家务中学习做事,在情感交流中学会关爱,在人的平等交往中学会交往、尊重……然后构筑起他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在探索世界的惊喜中获得知识,能力,发现和创造的快乐。
          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获得他应有的能力,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什么都不要你管”真的不用孩子管吗?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能幸福吗?恐怕很难有人敢这样断言,今天我们父母都开始认识到,只有好的学习成绩的孩子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只有具备方方面面能力的孩子,对每件事都能自豪地说“我能行的孩子才可能幸福。”

       2、爱孩子就应该培植孩子的情感

      要让孩子学会感受爱、理解爱、付出爱、表达爱,爱是人类生命的动力源,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父母都不爱,在学校不可能爱老师,爱同学,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不爱他的领导、同事。组成家庭,不爱他的妻子,她的丈夫,那么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平和可言。
          家长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培养孩子心中有别人,比如共享美食、共玩玩具等。家长也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关注植物和动物的成长,培养孩子体贴、关心、照顾的关爱之心,例如父母带孩子植树、栽花、养蝌蚪、小猫、小狗等。

      我在公交车上曾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令我至今还为那位母亲担忧。记得是2003年的秋天,在北京,我乘座305路公交车,站在我身边的一位母亲在用关爱的目光看着座在座位上的已经上中学的儿子(他们谈话内容中得知的),妈妈几次用手去抚摸孩子的头,儿子都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到了北沙滩站上来了一位持手杖上了年纪的老人,售票员在提醒乘客为老,人让座,妈妈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意思很明确,可是孩子没有理会,听到车上有人说:“这么大岁数了,家里人怎么不陪着?让老人一个人出门多不安全呀!”大家七嘴八舌谈论起来,这时妈妈问儿子:“我要是到了这个年纪,儿子你会让我一个人出门吗?”儿子用眼睛看了看上了年纪的老人,对妈妈说:“这么大年龄了还出来干嘛?给别人添麻烦,你到时候就安乐死呗!”车上没有了议论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母子二人的身上,我清楚地看到母亲的泪水已夺眶而出。

       我在我的每期亲子训练营上都会做这样的调查:问父母是否爱孩子?回答是100%的爱; 问孩子父母爱你们吗?回答爱的平均不到30%。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不是父母不爱孩子,是爱得太多了,不科学,所以孩子感觉不到。孩子们最向往的母爱、父爱不是溺爱、宠爱、偏爱、私爱之类,而是博大的精神世界。

       爱孩子就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爱。

      爱是什么?是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求。孩子最早的这种感受就来源于父母。孩子心中爱的种子是需要培育的。“无情无义”孩子的出现,是家长过度溺爱的结果。教会孩子从索取爱到懂得爱别人,这是一个让他学会包容的过程,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有一个博爱,开放的胸怀。
      其实,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孩子要的很简单;他们快乐的理由和条件也很简单,只要父母的爱是健康的。我们的孩子也不是没有爱,而是在表达时被您拒绝了。多次的拒绝,孩子就认为您不需要,甚至反感。久之孩子就尚失了这种美好的情感。孩子的爱与情感培育就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给妈妈盛碗饭,给爸爸倒一杯水,给妈妈送一个节日礼物,给爸爸送一个生日礼物等,周末了去看看爷爷奶奶,都是爱的情感的最佳培育方式。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弱一点儿,给孩子一点爱的机会。

      不能无休止的满足孩子的欲望,法国思想家卢棱在他的一本书《爱弥尔》里曾提到:“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吗?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无休止的去满足孩子的欲望,”当我们无休止的满足孩子欲望时会毁了孩子。
      任何一个人他的欲望都是无止尽的,想想我们大人,我们在拿几十块钱工资的时候在想什么时候有100块钱就好了,在拿到几百块钱就想什么时候上千,有了3000块钱工资时,我们希望更多,我们大人的欲望都是无止境的,何况孩子。所不同的是我们大人在外界条件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我们会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对于孩子当我们无休止的去满足孩子的欲望,就会使孩子的理性自控力丧失,这种例子在我们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不胜枚举。

      5、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从一开始就应该做正确

      一颗参天大树,长了一个小芽,你想扳掉到非常容易,可是你没有扳掉它,一直让它长成一个粗大的枝叶,再想扳掉它就很困难。同理,当孩子的一个小毛病第一次出现时,应该把它扼杀在萌芽之中,当孩子第一次出现的问题,你去纠正他知道这世界的规则就是这样的,可是如果你没有纠正,一直让它形成,一种习惯再去纠正往往是大人的痛苦,孩子也痛苦。所以孩子的小问题要及时正确的纠正。
      我们家长要同时养育孩子的二个生命:既肉体人和精神人。我们要随着孩子的成长,随时掌握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物质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放手让孩子在自我体验中学习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这是具备家庭教育能力的基本要求。

友情链接
上海开杰信息 上海婚姻家庭律师网 上海海布培训中心 上海金拐杖心理咨询中心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 湖云心轩--新浪博客 湖云心轩--网易博客
许湖云微博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公司介绍 | 公司地图 | 公司招聘
Copyright © 2009 版权所有 婚姻与家庭教育网 - 中国第一婚姻与家庭教育网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技持:上海开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