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之----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的方法很多,但比较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是结构式家庭治疗。
1)结构式家庭治疗基本概述
结构式家庭治疗是由美国的Minuchin 和他的同事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它注重于人际交往过程,而不只是谈话的内容。运用核心家庭的理论去分析家庭结构和家庭组织。通常一个家庭是以角色、功能、权力架构而组织起来。家庭成员有清楚的分工、界线,并要有适当的组织才可运作得宜,发挥它的功能。到了80年代,研究的结果证明结构式家庭治疗应用于治疗有心身疾病病人的家庭的成功率很高。Minuchin的贡献是他很早引入了结构的理念,而治疗的目标是去除阻扰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构,取而代之以较健全的结构,使家庭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结构式家庭治疗是基于一些对于家庭动力以及其组织的假设而展开的治疗方法。它假设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家庭动力与家庭组织的过程,可改变个人及家庭。
结构式家庭治疗有以下一些特点:
A. 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
B. 注重于过程超过行为表现。
C. 注重目前情况而不去追溯陈年旧事和家庭的影响。
D. 相信行为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不显眼家庭问题的表露。
E. 不把个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治疗的目标和焦点是改变家人交往的方式。
F. 治疗过程不是一对一的谈话方式,二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家庭组织的互动。
G. 家庭治疗中借助了心理动力学理论,还有系统论、学习理论、沟通理论、反馈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等。
每个家庭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常见的家庭压力来源有:
①家人与外界的接触;
②家庭与外界的接触;
③家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压力;
④家庭独特问题所带来的压力。有些家庭出现功能上的失调这是由于家庭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因结构的僵化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失调的沟通方式的不断重复使僵化的结构更趋凝固,导致成员出现症状。
家庭功能失调与家人出现病症存在一定的关系。一方面,不和睦的家庭气氛和环境可能成为孕育病态家庭的基础。另一方面,若在家庭中某个成员是因功能失调的家庭环境引起的症状,家庭状况在未能得到改善之前,家庭成员的病症会被强化而加重。
(2)治疗方法和技巧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过程包括进入(joining)、评估(assessment)及干预(intervention)等三大环节。
A.进入 全科医生实施家庭治疗首先要进入家庭,接触家人,深入家庭,成为家庭系统的一分子。了解每个家庭成员自己却保持中立。这是一个特殊“家庭成员”,所以其立场应该是含蓄的,中间的立场,同时又能在一定的情况下分离出家庭圈而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公正人。
B.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收集资料了解家庭功能失调的症结。通常评估的内容有:
①家庭的状态和结构,
②家庭系统的弹性,
③家庭系统的反响,
④家庭生活的环境,
⑤家庭生命周期,
⑥家庭成员的症状问题和沟通的方式。
C.干预 干预的目标是调整不良的家庭结构,使家庭能正常地运作和发挥健全的功能,通过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从而使有病症的家庭成员得到治疗和改善。具体的方法是:
①通过重复信息,控制音调,运用语言,营造感觉等技巧使每个成员改变对家庭原来的看法。
②通过划清界线,否定有损的家庭结构,补充有益的理念来向原来功能失调的家庭的结构挑战。
③在医生的引导和协助下通过诘难、强调优点等方法使家庭成员挑战家庭观,建立新的家庭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