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专家团队 心理测评 新闻专栏 经典案例 咨访交流 咨询项目 婚姻家庭 家庭教育 企业EAP 特色活动 生活闲暇
  专题报道
·许湖云老师《家庭系统排列》...
·口头禅带来的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
·心理心理:心灵“感冒”...
·婚姻家庭指导师认证培训在北京举行...
·为中国式离婚"把脉"...
·21世纪最有潜力和最实用的职业--《婚...
  婚姻情感
·新婚须知---夫妇“坐床喜”的危害...
·提升男人缘小秘籍...
·单身男贵族的十大快乐策略...
·保养婚姻的绝招...
·男人喜欢什么样的老婆...
·最抢手的五种女人!...
  心里资询师
您的位置:首页 -> 情感咨询 -> 正文
 
活在爱中的秘诀(连载七)--黄维仁博士
发布时间:2010-4-8 23:29:25         发布会员: admin    (专家会员)

       

          活在爱中的秘诀(连载七)

                             --黄维仁博士

 

上期提及笔者的恩师葛特蒙博士和许许多多的婚姻心理学家花了数十年的工夫呕心沥血地做实证研究,有些较重实务的人难免要问,干嘛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在这上面?了解实证研究成果真有那么重要吗?笔者六月下旬应马来西亚政府之邀,为政府各部门官员做为期八整天的密集训练(注马来西亚的婚姻家庭问题也与世界各国一样日趋严重。据他们的政府官方统计,在过去短短五年之中,他们的离婚率增加了百分之二十。)时,就有人问到这个问题。 

做研究需要实证

事实上,笔者刚进研究所读书时也有这个疑问,后来才确实体会到,如果没有实证研究的引导,我们很容易满怀助人的善意,最后却误导了人,反而让他们白受损伤。举个例子来说,几年前在美国东部有位学者,看到许多父母亲为自己幼年子女缺乏社交技巧,没有朋友而发愁,她就招集手下的一群研究生,大家回顾自己四、五岁时如何交友,从而发展出一套训练课程,想帮助这群孩子克服交友的障碍。他们教导这群幼儿要有礼貌。例如,在加入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之前,要先鞠个躬,带着笑容说大家好,我的名字是宝宝,我能不能跟你们一起玩?”等大家同意了,就可以加入一起玩耍。完毕离开时也要很有礼貌地对大家说我要走了,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然后才离开。

以上这套幼儿社交训练课程,在经过实证研究检验之后,才被发现“This is the sure way to get your child rejected”(使用这套办法,保证使您的孩子被同伴拒斥)。因为,实证研究发现小孩子们在玩时,都是很自然地加入一起玩的烦恼的是有人自我中心要吸引别人注意力。所以当宝宝好心地说“我的名字是┅┅时,他等于是要所有孩子停止玩耍,欢迎他入场,要离开时,又要引起注意叫大家欢送他。难怪不受训练还好,一受到这样未经研究测试的课程,孩子在同伴中立刻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物。

爱之适以害之

在人生中,我们常会见到许多像这样似是而非,爱之反害之的事情。像许多人会劝家有“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别让孩子吃药(例如Ritalin),因为,想当然尔“药物总对人有害,所以最好别吃┅┅,然而,若不看实证研究他们就不知道,多动症儿童行为出问题,大多非因父母管教无方。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脑的右前叶比常人小了百分之十八,较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他们也缺乏一种生化传导物质Dopamine,的确需要药物帮助平衡,而且实证研究发现定期服用药物加上行为矫治(Behavioral Modification),可以帮助这些孩子专心,得到较多赞许与成功的经验,而提高自尊心与自信心。虽然药物对某些孩子有轻微的副作用,但从大局来看,这些孩子们会少吃许多苦头。

同理,在处理婚姻暴力个案时,更需实证研究的引导,才知道打太太的施暴者至少可以分成三类,若一以盖之或乱套公式要用治疗“普通型”所用的Anger Management(处理怒气)或Relaxation Training(肌肉松弛训练)去处理第一类“眼镜蛇型”(打太太时心跳血压反而降低,越打越冷静、残酷)时,反而增加危险。多看实证研究,学习研究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碰到问题时,能做个优秀的设计师或发明家,懂得用正确的角度来分析、研判事情,而不是像技工一样,只能照公式去行,却无法了解全局,不懂得找出有效的方式去应变。

从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为了让读者们有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婚姻成败的关键,也更加了解葛特蒙博士精彩的研究成果,笔者在此要先介绍当前实证研究所发现测试离婚的几个指标,然后再谈葛博士所发现两个离婚的高危险期与其他的重要结论。 

导致离婚的因素

丹佛大学(University of Denver)的史坦利(Dr. Stanley)博士综合了当前许多有关离婚的研究,提出了下列Predictors of Divorce(预测离婚的相关因素)
  1)人格因素研究指出较冲动(Impulsive)与神经质的人,离婚的机率较高。

2)父母亲离婚父母离异,子女成长后离婚的机率也较高。此中因素很复杂,可能是看了父母的榜样,觉得在亲密关系中碰到困难时,离婚是条自然的出路。也可能是成长时人格在父母高婚姻冲突中受创伤,导致他们进入婚姻关系时,无法去面对与处理深度心理互动所产生的问题。

3)婚前同居与许多追求时尚年轻人的期望正好相反,目前世界各国有关婚前同居的研究(最有名的可能要算是Rutger University新泽西州若歌大学的National Marriage Project)都相当一致地指出,婚前同居者在进入婚姻关系之后有较高的离婚率,较高的机率会有外遇及婚姻暴力,而他们性生活的满足程度却显著地低于婚前未曾同居者。

4)曾经离婚前文曾提及,第二次婚姻的离婚率比第一次婚姻的离婚率至少高出百分之十。

5)信仰不同信仰是人的价值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份。信仰不同,世界观(看事情的角度)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就好像一个人戴着绿色眼镜,另一个人戴着褐色眼镜,两人看世界所看到的颜色截然不同。所以信仰不同的人,较难同心,离婚率也较高。

6)结婚过早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一致,在目前自由恋爱的社会中,在二十岁之前就结婚的,将来离婚的机率也较高。现代社会极为复杂,一个人可能要到了二十三岁以后,人格才比较成熟,较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认同,也较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有何重要的心理需求。人若不知道自己是谁,人格不够成熟,就很容易勉强配偶为自己的安全感负责,逼配偶带给自己快乐。不能为自己的快乐幸福负责,强求配偶来满足,成全自己是造成婚姻问题的主因。

离婚的高危险期

有了以上这些背景资料,现在让我们继续探讨葛博士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发现。首先,他发现婚姻有两个容易离婚的高危险期

第一个高危险期是在婚龄(结婚年数)平均5.2年左右的时期,所以俗话所说的“七年之痒”也并非全无道理。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一般人在初婚时婚姻满足程度都相当高,但大多数人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三个月之后,满足程度就慢慢降下来了。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出现了三角关系。爱情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自己永远在爱人心中居首位,但孩子一出生就像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此时,在对方心目中到底谁最重要,就变成一个问题了。(注连自己亲生子女都可能造成夫妻间的问题,我们可以想像婚者把非亲生子女带入婚姻中所造成的挑战有多大了。)加上孩子一出生,两人从来没做过父母,平顺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双方都手忙脚乱,压力剧增。在这个时期,很多丈夫会觉得太太把全副心思都放到孩子身上,不但没顾到他的需要,还把他排除在外。而太太却觉得自己突然必须要同时照顾一老一少两个小孩,觉得压力好大。所以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夫妻潜意识中这些微妙又复杂的心理互动,以免造成婚姻危机。

 
 用户回复
   
   
 
   
回复内容
 
 
友情链接
上海开杰信息 上海婚姻家庭律师网 上海海布培训中心 上海金拐杖心理咨询中心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 湖云心轩--新浪博客 湖云心轩--网易博客
许湖云微博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公司介绍 | 公司地图 | 公司招聘
Copyright © 2009 版权所有 婚姻与家庭教育网 - 中国第一婚姻与家庭教育网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技持:上海开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