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专家团队 心理测评 新闻专栏 经典案例 咨访交流 咨询项目 婚姻家庭 家庭教育 企业EAP 特色活动 生活闲暇
  专题报道
·许湖云老师《家庭系统排列》...
·口头禅带来的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
·心理心理:心灵“感冒”...
·婚姻家庭指导师认证培训在北京举行...
·为中国式离婚"把脉"...
·21世纪最有潜力和最实用的职业--《婚...
  婚姻情感
·新婚须知---夫妇“坐床喜”的危害...
·提升男人缘小秘籍...
·单身男贵族的十大快乐策略...
·保养婚姻的绝招...
·男人喜欢什么样的老婆...
·最抢手的五种女人!...
  心里资询师
您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正文
 
意识对话潜意识
发布时间:2010-1-15 15:27:14         发布会员: admin    (专家会员)
《艺术联姻心理学》
                    ――意识对话潜意识
      访“中国首届表达性心理治疗和心理剧国际研讨会”主席樊富珉
 
      表达性治疗为心理治疗的形式之一,即是透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媒介,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与纯粹艺术最大的分界点,在于它重视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历程的写照,而作品的艺术性较次要。在欧美国家,以表达艺术进行心理治疗,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发展成熟,应用也相当普遍,在心理卫生的领域中,已具专业制度认证;而在国内,正处于萌芽阶段,其应用的前景,也正蓄势待发…
       6岁的迪迪坐在心理治疗师面前,他说是他自己想来的,因为有一次被关在电梯里后他再也不敢坐电梯了。小学生倪浩浩一上学就头疼恶心,可什么病都检查不出来。
      面对这样的孩子,心理治疗师往往不再用谈话的方法,而是让孩子在沙盘上去摆放一些东西,或者在纸上画画,借助这些媒介,走进孩子的内心。
      这就是表达性心理治疗,它在西方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而在中国刚刚萌芽。今年8月初,“中国首届表达性心理治疗和心理剧国际研讨会”将在苏州召开,记者为此采访了大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樊富珉。
      记者:樊教授,我们听说在这个会议上有很多奇怪的心理工作坊,比如心理剧、绘画、舞蹈,艺术怎么和心理治疗搭上关系了呢?
       樊富珉:最初心理治疗是通过谈话来进行,但不是每个来访者都能对他们自身的心情和状况做出适当的描述,尤其是一些孩子,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即使是成人,对自己内心深处无意识的世界也不能很好地把握和了解。所以,心理治疗家们就发展出一些非语言的方法,融入了大量的艺术手段,创造了绘画、沙盘、舞蹈、游戏、心理剧等疗法。这些方法可以将人的无意识层面表现出来,同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使来访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能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
       在美国和日本,中小学生的治疗大多采用游戏疗法、沙盘疗法,以及绘画疗法等表达性心理治疗。这样不仅更容易和他们建立起相互信赖关系,而且给了他们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去表现自我。在充满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空间中,他们能感到自己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可,自我成长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
      记者:我看到有心理治疗家会用心理剧的方法,帮助一些对立的群体对话,比如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人和德国年轻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效吗?
       樊富珉:确实有这样的尝试,比如这次来参加国际会议的YaacovNaor教授,就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对立和冲突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缺乏充分的、直接的沟通和对话,互相不了解造成的。心理治疗专家们期望运用一些跨文化的艺术表达方法,协助不同族群之间加强沟通,以减少冲突。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中,不同群体间也有很多矛盾和冲突,需要有更多的相互了解,表达性心理治疗也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这次国际大会邀请到许多国际著名的专家,有美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阿根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交流,同时还有港澳台等地区的专家来分享表达性心理治疗和心理剧的实践经验,对于国内学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记者:绘画、舞蹈、沙箱等表达性治疗方法,是不是需要来访者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呢?这些方式除了将人深层的问题揭示出来外,又是怎样起到治疗作用的呢?
      樊富珉:表达性心理治疗与纯粹艺术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重视表达者在表达过程中的内心历程和感受,并不关心作品的艺术性。所以,它并不需要来访者一定要懂得艺术,一定要有艺术素养。画画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线条、色彩、构图在表达什么。
      每个人在现实生活和心理活动中发生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症状”表现出来,有可能是身体方面的不适,也有可能是心理方面的烦恼,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症状语言”。当来访者通过表达性治疗,自己认识到了这个“症状”,并同时得到了咨询师的充分理解和尊重时,这个所谓的“症状”就有了转变为一种
      “创造能量”的机会。“创造能量”不仅能让来访者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认识到自我人格的欠缺,同时也促进人格的完善和成长,使人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拥有自己更美好的人生。
 
 用户回复
   
   
 
   
回复内容
 
 
友情链接
上海开杰信息 上海婚姻家庭律师网 上海海布培训中心 上海金拐杖心理咨询中心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 湖云心轩--新浪博客 湖云心轩--网易博客
许湖云微博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公司介绍 | 公司地图 | 公司招聘
Copyright © 2009 版权所有 婚姻与家庭教育网 - 中国第一婚姻与家庭教育网门户网站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技术技持:上海开杰信息